万里征途,圆梦南疆
焦艳琴作为25教龄的老教师,从教以来始终在不停地追问“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她不断探索思考,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先后获得市、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优质课比赛三等奖。
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经组织批准,成为第二批江苏援疆教师。从风光旖旎的江南,带着满腔的热情奔赴南疆,来到了新疆阿图什市克州二中,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涯。追梦江南,追梦南疆,她用一腔热血耕耘教育事业,满怀爱心培育万千学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她的追梦旅程充满了爱和希望……
留下一片赤诚的爱心
爱每一个学生,甘于奉献,不计较得失,一直是她从教和做人的准则。不论她走到哪里,她都会把她全部的爱奉献给她周边的人。批改作业的时候,她经常给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孩子的作业本子上面写上一行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们奋发学习,不负韶华。援疆之后,焦老师更加身体力行践行这条原则。
克州二中的住宿学生,只能一个学期结束了才可以回家。焦艳琴老师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买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他们喜欢吃的东西,送到学校,发给这些住宿的学生。有些学生会骄傲的说:“这是我们的老师”!
她与当地民族的孩子们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在学习上,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生活上,她总是关心,爱护学生;放学后,他们会经常一起走,聊家常,得知学生的困惑后,她总能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对她无话不说,把她当成知心朋友。
留下一份无私的精神
作为老教师,她始终如一,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为当地教师树立了榜样。为了打造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帮助当地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指导青年教师制定各自的成长计划。课后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教材,研究高考题目,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工作之余,她对全校的高中数学教师培训,指导他们的教学方法,教材的研究以及解题的的思路。不仅如此,她还参加了“心连心”教育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把她25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当地民族教师。
在看到当地学校考试制度存在不提同、不规范的情况后,被聘为自治州兼职教研员的焦艳琴老师就着手修订了一份克州期中期末考试规范。 焦老师以高规范,高标准为出发点命制一份“模板卷”,在这份试卷中,从考点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开始,到试卷的全面细致严格规范的评分标准的制定, 四番修改,力图对当地的试卷规范起个模范引领作用。
留下一门教学的艺术
南航苏附提倡适恰课堂,她便带着这样的精髓来到了南疆。克州二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超出了自己的预期,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普遍数学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也比较差。他们很多连小学基本的四则运算都不熟练,而且薄弱点比较分散,比较有个人特色。他们对学习不重视,不热爱。在他们心目中打扫卫生比学习重要,洗澡比学习重要,测体温比学习重要。
于是她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地辅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认真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心理上疏导他们,让他们尽量放下对数学学习的恐惧,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却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和美丽。
在援疆期间,她牢记援疆初心,首先要做一名新疆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然后,要做一名好的兼职教研员。更重要的是,她始终牢牢记得,她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一名老师,坚持不抱怨不怀疑不放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断探索将文化润疆的国家战略融入新疆学校教育文化建设中, 用心、用情、用爱播撒美好教育的种子, 做一名合格的三好援疆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工作的道路上,她会坚定的一直走下去。教书育人,永不止步。
一审一校:豆敏
二审二校:曹金国
三审三校:黄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