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南航>师德师风>详细内容

师德师风

秋日诗情到碧霄,杏坛论道木铎心 ——记高一新教材研讨会暨高中语文骨干共同体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30 22:15:36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指导园区高中语文教师深入研读统编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风采、互相交流探讨的舞台,10月28日,苏州工业园区“高一新教材研讨会暨高中语文骨干共同体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唯亭校区顺利举行。园区高一语文老师和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观摩了园区四所高中的七位老师的精彩课堂,认真聆听了园区教研员袁健老师的评课以及木渎中学特级教师王克章带来的“课堂教学:坡度、力度、效度”讲座,受益匪浅。

首先来自四所高中的七位老师围绕着诗歌专题,任选篇目、角度,给大家带来了七节精彩的展示课。南航苏附的杨丰旖从典故切入,带领学生感悟《书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幽微的情感世界;李凌老师指导学生以不同形式的诵读,不断体会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愁情;黄腊云老师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声声慢》叠词与意象使用对表达愁情的绝妙作用。西附高中毕羽的《雨巷》,构建了拍摄微电影的趣味情境,带领学生在雨巷中品悟诗人和丁香姑娘悠悠断肠;赵蓓蓓老师的《声声慢》融合了方言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在慢声促节中对话李词声声愁。苏大附中范文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设矛盾探析情境,引导学生比较史实和文学作品中不同的周瑜形象。星海实验中学顾秀琳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意象组合构建时空深层结构,让学生在品味意象的同时勾连过去,思考现在,着眼未来,大气磅礴、发人深省。

3c0f69a1976b4b619673a7681fd976ef.png

6b267f2469ec48deaeefe582539e6724.png

ca43c8ad37604f8c9ad0bdcdafb72502.png

ff1b957f9b4348c98598c01ad6e062b3.png

32217ebfeb264bc18eb1e0ce1215c2f3.png

97407300cc744e96abaaa02883d20fbb.png

15122b220988496f85261aacb1984fda.jpg

观摩结束后,园区高中语文教研员袁健针对各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肯定了各位老师在课堂中大胆创新的教学环节,提出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并引用了美国教育家马丁尼兹《深度教学》中提出的七个教学关键词:联系、赋权、情境化、延伸、激励、联网、投资。袁老师重点阐释了“联系”“赋权”“情境化”三个概念。“联系”即语文课堂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应该向万事万物建立联系,以促进丰富的感知能力。“赋权”即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权,给予学生回答权、讲演权、犯错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化”即语文课堂要遵循情境化的设计,善于使用情境导入,帮助学生进入文本,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6911d1c3f2ad40ca9a858a94296110cb.jpg  接下来,来自木渎高级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克章做了主题为“课堂教学:坡度、力度、效度”的讲座。首先是“坡度”,王老师以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坡度可以分为三类:单篇坡度、单元坡度和全书坡度。在具体教学中,坡度要基于内容的设定、问题的设计和顺序的编排。其次是“力度”,王教授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升精研、整合和合作能力,立足文本,立足课堂,强调深度。最后是“效度”,基于教师视角,教师的教学目标、任务定位要适切;基于学生视角,核心是“说得出,写得好”。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设置小组讨论、集体发言等环节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从条理、个性和深度的角度进行评估。研读文本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批注、文学短评等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达到文体规范、文从句顺、个性思考的写作目标。

ba00a05b349b4176b7b50e235801772c.jpg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园区语文课堂的巧思精琢,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新方向、新理念,让青年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夯实自我、互促互进、探索创新,从而带领学生在大语文课堂下碰撞思想、交流心灵,得到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摄影:唯亭高一语文组

文字:钱雯

   

终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