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凌云志,雏鹰初展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星湖校区2021级高一飞行班开班仪式
2018年,江苏省首家飞行员课程基地班落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今年已是第三年招生,并且今年还招收了5名女生。10月22日下午,34名同学参加了飞行特色课程的开班仪式。
致敬前辈:聆听中国航天人的故事
中国飞天梦志愿团索飞支队的李教官给同学们作了 “航空科普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讲座。飞行员肩上有四条肩章,第一条代表安全,第二条代表责任,第三条代表使命,第四条代表荣誉。他希望同学们把理想、使命、荣誉、国家种在心中。
中国航天人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平均年龄只有23岁,而且大多出身富贵,生活条件优越,但为了与日军抗衡,他们投笔从戎,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第一所空军类学校——中央航天学院。他们本可以凭借家族实力出国,躲避战乱,但他们却选择了与国家共存亡。这就是中国民族,这就是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中国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永怀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幸的是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直到生命的做后一刻,他选择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机密。
这种伟大、崇高的精神我们必须传承下去。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深感肩上的使命与担当,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亮我风采:队列训练
作为飞行员,最基础的是身体素质过硬。教官通过游戏进行了平衡力的训练,应急反应力的测试。同学们积极参与,兴味盎然。第一堂课,队列训练必不可少。虽然没有穿上军装,但是响亮的口号,整齐划一的动作,南航苏附少年飞行员神采飞扬,斗志昂扬。
学有余味:点滴感悟
马先志同学:蓝天有梦,首先要脚踏实地,勤奋踏实,强身健体, 挥洒汗水,立志报国。
闫格同学:“永怀”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精神,坚持飞天梦,巾帼不让须眉。
刘俊宏同学:逆风飞行,才能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李欣芸同学: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孙煜蘅同学:想要成为飞行员没有那么简单,但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谢俊同学:立正,稍息,敬礼,第一次飞行课,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仪式感。
曾俊雅同学:航天前辈们甘洒热血,隐姓埋名,可歌可泣,新时代强国有我,梦想可期。
赖峻宇同学:时光不可虚度,青春不可荒废,从今天起,做一个奋力追梦的人。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