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学科建设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6 10:26:5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组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组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组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组。通过优势学科组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组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组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组建设,就是建设学科组或发展学科组。学科组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组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组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组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几个学科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组成绩突出、学科组特色明显的学科组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提高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组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校级领导蹲点制度。

相关领导每人蹲点一或两个教研组,深入一线为学科组组建设给予指导和服务。

校级领导

蹲点学科

校级领导

蹲点学科

王剑

数学

黄燕

政治

江晓峰

英语  生物

潘刚

物理、化学

卜祥玉

地理

殷莲子

语文 历史

王铭龙

音体美

 

 

(2)强力推进校本教研。

制定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科组的可持续发展,把校本教研作为学科组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具体操作的模式是:课题带动模式,每个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本学科的微课题,每位教师结合本学科的微课题确立适合自己的微课题。名师引领模式,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不断完善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骨干作用。

南航苏州府中“适恰课堂”导·学·练一体化方案

1、方案提出的背景

学校的更名是学校“二次腾飞”的契机,学校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学校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制订科学的战略部署,采取前瞻性的重大举措。随着星湖街校区的启用,“一体两翼”学校格局的形成,大量新教师的加盟,如何把教师培养工作做得卓有成效,也需要接地气举措。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不降反升,需要教学的智慧,也需要管理的智慧。学校从“适恰教育”找到了灵感,从“适恰课堂”找到了切入点。因此,建构“适恰课堂”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

2、方案的目的

“适恰课堂”导·学·练,是学校“适恰教育”落地生根、“适恰课堂”建构的重大举措。2008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适恰课堂”;2010年,率先提出“适恰教育”,以后进行了一些思考,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口号喊得多,实际做得少;理性思考多,落实到行动上的少;粗线条的工作布置多,细节解决的少;学校上层做得多,教师基层落实得少。总之,没有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适恰课堂”导·学·练的编制与实施,就是动真格地推进“适恰教育”,把“适恰课堂”做真做实做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把学校的特色发展得更鲜明,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提高,它是具有前瞻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业。

3、具体做法及先关要求要求

突出“适恰课堂”的特点。“适恰课堂”导·学·练是我校的教学特色,展现了学校的个性,如果不体现“适恰课堂”的特色将是无意义的事情。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是整体,学案是部分,教案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问题导学、师生探究、素养训练、教学反思七个板块,学案包括问题导学、师生探究、素养训练三个板块,即把教案中的问题导学、师生探究、素养训练拿出来就是学案。

“适恰课堂”导·学·练分三个板块:“问题导学”,提出3—5个问题,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突出核心概念、主干知识、逻辑体系、教学目标;“师生探究”,围绕提出的3—5个问题层层展开,突出“问题教学”与“问题解决”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素养训练”,采用变式训练的方式,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迁移的能力,达成素养培养的目的。

“适恰课堂”导·学·练的编制与实施,以一课时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把工作分配给每位教师,签上教师和备课组长的名字。提前一周进行。实施后送到教务处备案,作为考核的依据。

“适恰课堂”导·学·练的编制和实施应体现学科特点,是我校学科教学特色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我校学科教学的特色。

考试研究中心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常态化开展试题研究分享活动;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微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适恰课堂教学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导学练。“适恰课堂——导﹒学﹒练”

)3+N”项目化集体备课

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提高新高考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接轨并融合高中教学,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具体情况,开展“3+N”项目化集体备课活动,整合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绿色平台。

作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全部参与此项活动。

“3+N”项目化集体备课,“3”由三个“1”组成一个系统:

第一个“1”指青年教师自己,自己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班情学情,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导学案等;

第二个“1”指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积极向师傅和备课组长请教,反复打磨,形成优质版的教学案,备课完成后将教案拍照在企业微信审批中上传,需师傅或备课组长在中完成“一审”,合格的审核通过,不合格的教案直接驳回;

第三个“1”是指“二审”,年级部在师傅或备课组长审核通过以后,进行“二审”,合格的审核通过,不合格的教案直接审核不通过。年级部每周抽查8%的教师进行线下审批,主要是指10分钟的说课,审核通过正常上课

“N”是指N种可能性,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多样性,我们期待在多元的发展中能够呈现出优秀甚至卓越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业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进步,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安全,教师的获得感,教师的价值感,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期待能够产生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姑苏教育人才,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名家等等。

(2)“N+1”教学质量交互式提升集体研修方案

针对学校部分备课组青年教师较多的现状,开展“N+1”教学质量交互式提升集体研修活动。在整合不同校区备课组骨干教师的智慧与力量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绿色平台的同时,也着力推动学校备课组建设的交互式提升。

“N”是指多个备课组、多名项目专家的协同参与,交互行动,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在交互式集体研修中加强集体备课,以提升教学质量。

“1”指青年教师在交互式集体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班情学情,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导学案等,进一步向师傅和备课组长请教,反复打磨,形成优质版的教学案,推动自身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教学条线提前锁定交互式集体研修项目学科专家,并统筹安排时间。项目专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主备教师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并提出备课中遇到的三个关键问题;议课教师亮出自己的观点;项目专家进行点拨;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后对导学练及时修改;青年教师每节课课后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及时反思,备课本上留下痕迹。项目专家进行课堂听课,一并进行评课议课和试题研究等活动。

(五)高考试题分享,开展“三新”研究

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江苏省新课程改革步伐,厚实我校教育教学资料积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理念先进、刻苦钻研地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务处每学期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三新”研讨,开展高考试题研究与分享活动,解题命题比赛,聘请专家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六)特色项目简介:湖畔书院,营造书香校园

通过“湖畔书院”开展校本研修,研习为人之道、为学之方。本着“打造智慧之师,唤醒成长自觉“的教师培养愿景,通过阶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校本培训工作,为教师发展注入“书香之源、文化之源、行动之源”。根据教师队伍不同的发展层次和发展需求,“湖畔书院”下设微格学院、小成学院、大成学院三个学院,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攀登工程、名师工程三大工程,引领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为学校实现内涵优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湖畔书院”每学期有计划推进以下活动:

 

主 题

形 式

“湖畔书院”读书沙龙活动(第一次)

读书沙龙

“湖畔书院”新进教师优秀课展示

课堂展示

“湖畔书院”榜样的力量——优秀青年教师谈自我成长

经验交流

“湖畔书院”名师工作室活动

名师风采

“湖畔书院”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

教师座谈

“湖畔书院”读书沙龙活动(第二次)

读书沙龙

“湖畔书院”骨干教师成长指导

专家讲座

“湖畔书院”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

教学竞赛

 

终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